死亡賠償金責任劃分法條
死亡賠償金應分割給死者的近親屬死亡賠償金責任劃分法條 ,即死者的父母、有配偶的歸配偶、有子女的給子女、兄弟姐妹、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此類近親屬也包括寄養關系與收養關系所形成的近親屬。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責任劃分法條 ;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等費用。
死亡賠償金該怎么分配.死亡賠償金的分割不同于遺產分割。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家庭生活共同體成員共同取得死亡賠償金責任劃分法條 ,當事人未請求分割的死亡賠償金責任劃分法條 ,人民法院不主動予以分割死亡賠償金責任劃分法條 ,當事人請求分割且賠償協議未明確賠償項目死亡賠償金責任劃分法條 ,應視為是對權利人物質損失與精神損害的混合賠償。在分割該筆賠償金前,應扣除已實際支付的喪葬費用,并優先照顧被撫養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應根據與死者關系的親疏遠近、與死者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及生活來源等因素適當分割。當然,如果繼承人明確表示放棄或轉讓的,應尊重其意思表示。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責任劃分賠償應是多少??在致人死亡的交通中死亡賠償金責任劃分法條 ,人們最關心的就是死亡賠償金金額是多少,關于死亡賠償金的計算,跟死者的年齡、戶籍性質是息息相關的,是按照受訴法院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照二十年計算。但需要強調的是,對于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死亡賠償金責任劃分法條 ;75周歲以上的,均按五年計算。例如,如果死者今年65歲,那么死亡賠償金就是計算15年的,如果死者今年79,那么死亡賠償金就是計算5年的。簡單的舉個例子,假如2018年的某天在北京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導致受害人死亡,死者今年62歲,是城鎮戶口,該案在北京某法院立案起訴。根據北京統計局發布的2017年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六萬兩千四百零六元(62406元),那么本案中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應為六萬兩千四百零六元乘以十八年,共一百一十二萬三千三百零八元整(1123308元)。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民法典對死亡賠償金的分割法律分析:死亡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責任劃分法條 的分割不同于遺產分割。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家庭生活共同體成員共同取得,當事人未請求分割死亡賠償金責任劃分法條 的,人民法院不主動予以分割,當事人請求分割且賠償協議未明確賠償項目,應視為是對權利人物質損失與精神損害死亡賠償金責任劃分法條 的混合賠償。在分割該筆賠償金前,應扣除已實際支付的喪葬費用,并優先照顧被撫養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應根據與死者關系的親疏遠近、與死者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及生活來源等因素適當分割。當然,如果繼承人明確表示放棄或轉讓的,應尊重其意思表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二)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或者受遺贈人喪失受遺贈權;(三)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或者終止;(四)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五)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工人在工地意外死亡,怎么劃分賠償責任?屬于工傷,按照因工死亡由單位承擔工傷賠償責任.包括20倍的全國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為一次性工亡補助金,6個月的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喪葬費,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具體情況確定。職工因工死亡死亡賠償金責任劃分法條 ,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2010年7月9日死亡賠償金責任劃分法條 ,國家安監總局召開全國安全生產視頻會議,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在會議中透露,2011年1月1日起,安全生產事故中一次性死亡補償金標準,按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計算。新標準實行后,在生產安全事故中死亡的職工家屬最高能獲得60萬元補償金,提高近兩倍。 2009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7300元,按20倍計算,一次性傷亡補償金是34.6萬元。再加上喪葬補助金和供養親屬的撫恤金,安全事故中死亡的職工家屬一次性獲得的補償,平均水平在50萬至60萬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