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在下班時間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賠_下班途中受傷工傷
(撰寫后文章)
一、下班路上出車禍能拿到哪些賠償
員工在下班路上遇到交通事故被認定為工傷的,可以拿到多方面的經濟補償。具體賠償項目需要看受傷情況和傷殘等級。
根據法律規定,工傷保險基金會支付九類費用。第一是治療和康復的費用,包括醫藥費、檢查費這些。第二是住院期間的伙食補貼,按當地標準計算。第三是去外地治療產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第四是安裝假肢、輪椅這些輔助器具的錢。第五是生活不能自理時的護理費,需要經過專門機構確認。
第六是傷殘補助金,不同傷殘等級對應不同金額。一到四級傷殘還能按月領津貼。第七是離職時的一次性醫療補助。第八項針對死亡情況,家屬能領喪葬費、撫恤金和工亡補助。第九是勞動能力鑒定的費用。
公司需要承擔三部分費用。第一是治療期間的工資和福利,按原標準發放。第二是五、六級傷殘員工的每月津貼。第三是員工離職時的一次性就業補助金。
二、賠償協議簽完反悔怎么辦
員工受傷后,公司想快點解決問題,會和員工商量簽賠償協議。有的員工擔心拿不到錢,急著簽協議。后來發現賠償不夠付醫療費,這時候能不能反悔要看協議是否有效。
如果公司和員工自愿簽協議,沒有強迫或欺騙,協議就有效。這種情況下員工反悔,申請勞動仲裁也不會支持。
有兩種特殊情況可以重新處理。第一種是公司用欺騙、威脅手段讓員工簽協議,比如謊稱不簽就沒錢治病。員工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撤銷協議,按法定標準重新算賠償。
第二種是員工自己理解錯誤。比如以為公司會繼續支付后續治療費,結果協議里沒寫清楚。這種情況也能起訴要求撤銷協議。
三、協議被撤銷后怎么維權
當賠償協議被法院撤銷后,員工要盡快采取行動。如果公司沒給員工交工傷保險,導致無法通過保險報銷,員工可以直接申請勞動仲裁。
申請仲裁要注意時間限制。從發生爭議那天算起,必須在六十天內提交書面申請。需要準備工傷認定書、醫療費用清單、工資證明等材料。
四、工傷認定需要注意什么
想要獲得賠償,必須先完成工傷認定。員工或家屬要在事故發生后一年內,向當地人社局提交申請。需要提供勞動合同、事故證明、醫療診斷書。
如果是下班路上出車禍,還要提供交警的事故責任認定書。必須證明自己在這起事故中沒有主要責任,比如被對方車輛撞傷的情況。
五、賠償金額怎么計算
賠償金額主要看傷殘等級和當地工資水平。以十級傷殘為例,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是七個月工資。這里的工資指的是受傷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醫療費用按實際支出報銷,但要符合工傷保險診療目錄。住院伙食補貼每天三十到一百元不等,各地標準不同。
護理費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按當地平均工資50%計算,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按40%,部分不能自理的按30%。
重要提示:如果公司沒交工傷保險,所有賠償由公司自己承擔。員工遇到這種情況,可以直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