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客觀地說,相較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我國冷鏈物流行業起步較晚,若想實現行業的又好又快發展,目前還有三大障礙亟待克服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
1、冷鏈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
以冷庫為例,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我國冷庫容量低的問題仍然突出。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冷庫總容量達到10742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三,而我國的人均冷庫容量卻與冷庫總容量呈倒掛態勢。2016年,全球人均冷庫容量為0.2立方米,而冷鏈物流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人均冷庫容量高達0.96立方米,我國人均冷庫容量僅為0.143立方米。同時,我國沿海地區冷鏈基礎設施相對分布較多,然而,承擔了全國大部分生鮮農產品批發交易的中西部地區卻冷鏈資源匱乏。
可否認的是,冷鏈物流的基礎配套設施初始投資成本巨大,而這種投資在尚未形成規模效應時,盈利能力總是較低的。因此,僅靠民間資本力量很難實現快速發展與完善。發達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在發展初期,大多是由政府直接投資建設冷庫等大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而我國在這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2、冷鏈市場尚無統一的規范標準
我國冷鏈物流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都不甚健全,缺乏必要的行業標準和監管機制。加之冷鏈運輸貨品種類繁雜,各地對于冷庫、車輛的規范化要求差異大,對冷鏈行業的標準設立而言也是一種障礙。從本質上來看,冷鏈是通過集約化、標準化降低成本,從而實現利潤的,所以前端企業生產、加工包裝以及政策都亟需標準化和規范化。
3、冷鏈信息化程度還有待進步
總體上看,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冷鏈物流的各個環節目前還缺乏系統化、規范化、連貫性的運作,導致“斷鏈”現象嚴重,冷鏈腐損率較高。在新零售熱潮下,冷鏈物流的發展還應進一步得到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與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賦能,進而通過技術集成化、信息系統化、裝備智能化、運作集約化的轉型與升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我國目前發展冷鏈物流存在哪些問題(1)尚未形成完整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的體系。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我國現階段絕大多數的生鮮產品的運輸還沒有實現冷藏運輸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冷鏈發展的滯后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食品產業的發展。
(2)冷鏈物流設備落后。我國用于冷鏈運輸的設備嚴重不足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據統計我國目前保溫車輛約有3萬輛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只有美國的七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冷藏保溫車僅占貨運汽車的0.3%。
(3)缺乏有效的整合和規劃。由于我國農業產業化程度和產供銷一體化水平不足,加上缺乏相關方面的人才,造成冷鏈各環節間協調性不足。
(4)第三方物流介入少。我國冷鏈物流市場化程度低,大多數生產或銷售企業仍采用自營物流模式,大大影響了生鮮產品運輸的在途質量,運輸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同時造成了物流的高成本和產品的高損耗。
現在的冷鏈運輸存在什么問題?就中國而言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相比發達國家的冷鏈運輸產業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有6點問題亟待解決。
一、基礎設施落后
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冷藏運輸方面。目前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我國冷鏈運輸車大部分采用國際海運報廢或即將淘汰的海運冷藏集裝箱跑長途,現代化的冷凍冷藏車嚴重不足。制冷技術和工藝落后,缺乏規范式的保鮮冷鏈運輸車廂和溫度控制設施,無法為易腐食品流通系統地提供低溫保障。冷藏運輸率(即易腐貨物采用冷藏運輸所占的比例)約 10%~20%,而歐、美、日等發
達國家均達到 80%~90%。由于運輸過程中損耗高,整個物流費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 70%,而按照國際標準,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過其總成本的 50%。我國每年的冷藏物流損失超過 750
億元人民幣。不過對于基礎設施的研發國內企業也在積極開展中,據悉,CIDI希迪智駕研發了一款智慧多功能冷藏車“智鮮倉”,通過多功能保鮮技術應用(負壓控制技術、氣體調節技術、乙烯控制技術以及內流場分析技術),實現生鮮果蔬運輸的幾乎為零損耗,箱體內貨物溫差控制在±1°,還能由托運方全程監控箱內各項數據(避免一些司機為了節油大部分時間關閉冷氣,造成貨物損腐)。第二,冷庫方面。在冷鏈物流的冷庫設備環節,
我國目前冷庫總容量 700 多萬m3,但冷庫的結構并不合理,重視肉類冷庫建設,輕視果蔬冷庫建設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重視城市經營式冷庫,輕視產地加工冷庫建設;重視大型冷庫,輕視批發零售冷庫建設。
二、尚未形成完整獨立的冷鏈體系
目前,我國的冷鏈還未形成體系,無論是從我
國經濟發展的消費內需來看,還是與發達國家相
比,差距都十分明顯。目前,我國大約 90%的肉類、80%的水產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還是在沒有冷鏈保證下運銷的。冷凍食品產銷冷鏈雖然稍好,但部分產品在流入集貿市場拆散零賣時,冷鏈存在中斷現象,并非“全程冷鏈”。
三、第三方物流發展滯后
目前,易腐食品的生產企業或經銷商的自營物流與第三方物流共存,但兩者的總物流量比例是前者約占 80%,第三方物流約占 20%。例如我國知名的雙匯、三全等食品巨頭,大多靠自己的冷鏈物
流來完成服務。冷鏈物流的第三方物流發展滯后,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夠健全,大大影響了冷鏈物流的在途質量及準確性和及時性,造成冷鏈物流的成本和商品損耗率很高。很少有冷鏈物流企業能保證對整個供應鏈環節的溫度控制,使得多數生產廠家不愿也無法放心地將冷藏物流業務外包,只能是自行經營,
即使外包,也是區域性部分配送和短途冷藏運送,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第三方冷藏物流的發展。
四、冷鏈物流標準化缺失
建立與物流業相關的國家標準,對已進入物流市場和即將進入物流市場的企業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是確保物流業穩步發展的需要。到目前為止,國家在冷鏈物流上尚無一個具有一定約束力的標準可供參考與執行,以致冷凍食品的質量參差不齊。細化的系統性的技術標準,如冷鏈能損耗與效率標準、冷鏈最佳作業操作標準、冷運食品衛生安全標準、冷庫環境溫度與冷藏運輸溫度控制標準、
冷鏈物流行業管理要求與規范、冷鏈運輸行業技術標準與設備標準、冷鏈運輸行業運營流程、功能模組標準化等都尚未見出臺,這種情況嚴重制約了我國冷鏈物流業的發展。
五、冷藏物流技術和管理水平不高
我國的冷藏保溫技術有待發展,有效的溫度控制設施投入有限,訓練有素的冷藏物流供應鏈管理和操作人員嚴重缺乏,先進的全程冷藏控溫運行管理制度亟待建立,導致各個環節信息阻塞,冷凍類
產品在運輸途中發生無謂耽擱,風險增多,這種情況嚴重制約了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物流業整體管理水平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市場定位不準確、服務產品不合格、內部結構不合理、運作經營不規范等問題,影響了冷鏈物流業的健康發展。
六、信息化水平低、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冷鏈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其硬件水平和貨物運作要求較之普通貨物具有較強的剛性需求,對于信息化的配置和運營人員的管理水平、應急處理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我國整體物流信息化水平較低,而冷鏈運輸行業的信息化現狀更是不容樂觀。
運營人員大多數是從普通物流轉變而來,不僅對產品特性不熟悉,對于冷鏈物流的運營要求掌握程度更低,冷鏈物流應急預案能力亟待提高。
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有哪些農產品冷鏈物流完整流程包括生產、運輸、存儲、流通、包裝、配送、農貿市場、超市以及消費者。由于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我國的冷鏈物流發展尚不完善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因而農產品冷鏈物流各個環節會存在一定的問題。
在運輸環節,存在的問題包括:一、缺乏產品質量檢驗的統一標準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二、冷藏設備過于陳舊,先進設備的使用率較低;三、冷藏技術落后及相應人才的專業素質低下,造成農產品損耗程度較大;四、優化交通運輸路線能力低,且可轉換性低。在運輸的裝卸過程中,農產品的機械化程度低,造成成本增加,降低流通效率,且裝卸過程中無法保證嚴格的低溫環境,這影響了產品質量。
在農產品的存儲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包括:一、倉庫與生產加工部門地理位置分布不合理,增加了流通時間;二、倉庫的冷藏設備的技術水平差、容量小、能耗大,對環境污染嚴重;三、倉庫設備的自動化水平低,增加了人員管理成本;四、倉庫管理人員技術素質差,存在違規操作的現象;五、農產品倉庫的功能少,增值業務少。
在流通與包裝環節,存在的問題包括:一、生產制造環節無法保障嚴格的低溫環境;二、加工設施水平落后,加工效率低;三、廢棄物嚴重污染生態環境;四、包裝的保鮮水平低,嚴重影響農產品質量;五、包裝的自動化水平低,缺乏統一的行業規范。
在農產品的配送環節,存在的問題包括:一、產品配送的設備配置低,影響流通效率;二、配送環節的信息技術水平低;三、物流配送環節增值業務較少;四、配送的市場程度低。
目前我國冷鏈物流產業存在哪些問題首先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我國冷鏈物流硬件運輸設備和基礎設施缺乏、陳舊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并且發展和分布不均衡是制約冷鏈物流發展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的重要原因。與發達國家比較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冷鏈物流硬件運輸設備和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并且原有設施陳舊老化、分布不均,無法為冷鏈運輸食品流通提供溫度保障。在我國,食品冷鏈物流采用率比較低,一些冷鏈運輸食品在物流配送中并沒有使用冷藏車。成本是阻礙冷鏈物流規模化發展冷鏈物流的發展問題 的重要因素,業內人士則認為從宏觀上來看,最終在價格上能夠達到消費者接受的范圍。如果全行業都把品質和安全放到第一位,實際上冷鏈物流的需求就上來了,需求上來以后規模就上來了,那個時候成本一定會降的。
其次,行業標準不完善。目前冷鏈物流行業標準除了標準本身的不規范,還包括標準制定者的不規范。該行業標準是由相關企業來制定的,在標準的內容上不免失去公正客觀性。雖然越來越多的協會和部門都開始制定冷鏈的相關標準,但在內容上,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相互交叉,沒有統一的規范,導致標準體系建設很不完善。
此外,缺乏系統冷鏈物流管理。在目前的冷鏈物流市場中,冷鏈體系管理仍是一片空白,多數企業都還在低水平運作。企業較強的整合能力與管理水平等軟實力成為其有冷鏈效保障物流供應鏈運作的必要條件。企業要采取多種途徑,鍛造企業管理軟實力。要增強冷鏈物流供應鏈管理水平建設,通過管理模式的升級,對冷鏈物流供應鏈整體服務水平進行統一規劃,打造靈活高效的冷鏈物流管理系統,提升運作效率,減少相應損耗。---長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