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撞人事故責任如何劃分_公交車撞人后的賠償標準
公交車撞人事故責任認定指南
一、責任認定的核心原則
交通部門會調查事故。他們要看當事人的行為有沒有引發(fā)事故,還要看過錯有多嚴重。最后才能確定誰該負責。這個過程分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單方過錯導致的事故,第二種是多個人都有過錯的事故,第三種是意外事故。
認定責任時會參考交通法規(guī)。工作人員要檢查車輛有沒有違規(guī)操作,還要看行人有沒有遵守規(guī)則。監(jiān)控錄像和現場痕跡也很重要。所有證據都要仔細核對。
二、司機全責的十六種情況
1.追尾事故
后車撞上前車尾部的情況。只要沒保持安全距離,后車就要負全責。這種情況最常見于堵車路段。
2.變道引發(fā)事故
突然改變行車路線導致碰撞。包括不打轉向燈變道,或者變道時沒觀察后方來車。
3.倒車事故
倒車時撞到行人或車輛。常見于停車場和小區(qū)道路。司機必須確認后方安全才能倒車。
4.違規(guī)駛入車道
從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開進機動車道。比如電動車突然竄入機動車道被撞。
5.轉彎不讓直行
綠燈亮時轉彎車要讓直行車。沒有信號燈的路口,轉彎車也要讓直行車。不讓的話就要負全責。
6.環(huán)島通行違規(guī)
進環(huán)島的車要讓出環(huán)島的車。在環(huán)島內行駛時也不能搶道。
7.越線行駛
壓過路中間的實線或隔離帶。這種情況容易引發(fā)對向車道事故。
8.逆向行駛
在單行道反方向行駛,或者在正常道路左側行駛都屬于逆行。
9.右側超車
我國規(guī)定超車必須從左側進行。從右側超車引發(fā)事故要擔責。
10.違規(guī)超車
超越正在掉頭、轉彎的車輛時發(fā)生碰撞。必須確認前車動向再超車。
11.闖紅燈
無視紅燈信號直接通行。這種情況行人如果遵守交規(guī),司機要負全責。
12.禁止區(qū)域掉頭
人行橫道、橋梁等明確禁止掉頭的地方強行掉頭。這些區(qū)域掉頭會影響正常交通。
13.碰撞停放車輛
正常停放的車輛被撞。包括停在車位里的車和臨時停靠的故障車。
14.開關門事故
突然打開車門導致行人或騎車人撞上。司機和乘客都有責任觀察后方。
15.進出停車場事故
進出停車場時必須減速觀察。撞到正常行駛車輛要負責。
16.單方事故
車輛撞到固定物或自行翻車。比如操作失誤撞上護欄。
三、多方責任如何劃分
當事故涉及多個責任人時,要分析各自過錯程度。主要看三個要素:誰先違規(guī)、誰的行為直接導致事故、誰的過錯更嚴重。
舉個例子:公交車強行變道,電動車突然闖紅燈。這種情況要比較雙方過錯大小。如果公交車已經完成變道,電動車再撞上來,責任可能對半分。如果公交車正在變道過程中被撞,可能負主要責任。
責任比例有三種:主責(70%責任)、同責(50%)、次責(30%)。特殊情況經協(xié)商可以調整比例。傷員救治費用由各方按比例分擔。
四、意外事故的認定標準
確實無法預見的情況才能算意外。比如正常行駛時突然爆胎,或者避讓突然竄出的動物。需要排除車輛故障和操作失誤。
2018年深圳有起典型案例。大貨車在高速上被落石砸中失控,經查司機沒有超速和疲勞駕駛,最終認定為意外事故。
五、責任認定的注意事項
報警后要保護現場。移動車輛前要拍照取證。如有傷員要先撥打120。不要私下和解重大事故。
對認定結果不服可以申請復核。要在3天內提交書面申請。需要提供新證據或指出程序錯誤。
各省可能有補充規(guī)定。比如北京對電動車事故有專門條款。上海對雨天事故責任有特別說明。要留意當地交通部門公告。
賠償問題可以找保險公司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訴。重大傷亡事故建議聘請專業(yè)律師。
本文列出的情形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判斷。最終以交警部門調查結果為準。遇到問題要及時咨詢法律專業(yè)人士。(全文共217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