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交通事故后費用應該怎么給
交通事故后費用處理五步指南
一、確定起訴對象
發生交通事故后要確定起訴對象。先看對方駕駛車輛的行車證登記人是誰。如果行車證上的車主是司機本人就直接起訴司機。如果車輛屬于其他人就要把司機和車主一起告。如果車主是公司單位需要把單位也列為被告。
法律規定車主有墊付責任。如果肇事司機暫時賠不起錢司機所在單位或車主需要先墊付。但車主墊付后可以事后找司機要回墊付的錢。這個規定保障傷者能及時拿到治療費用。
二、收集事故證據
交警部門是處理交通事故的官方機構。他們出具的責任認定書是重要證據。法院審理案件時會參考這個認定書但也會調查實際情況。如果當事人沒有足夠證據推翻認定書的內容法院通常會采納交警的認定結果。
拿到責任認定書后要仔細閱讀內容。如果對認定結果有異議要在規定時間內向上一級交警部門申請復議。復議是修正錯誤認定的重要途徑需要及時把握機會。
三、準備賠償材料
賠償需要準備兩類材料。財產損失包括修車發票和貨物損失證明。車輛能修理的按發票金額索賠車輛報廢的按市場價折算。車上物品損壞的要提供購買憑證或維修單據。
人身傷害需要整理醫療記錄。醫療費要保存所有醫院收據。誤工費包括治療期間的工資損失和處理事故耽誤工作的收入減少。住院伙食費按當地標準計算。需要專人護理的要提供護理費發票或協議。
四、計算賠償項目
交通事故賠償分財產和人身兩部分。財產賠償主要是車輛和物品損失。人身賠償包含12個項目其中三個容易忽視:一是殘疾輔助器具費用比如假肢輪椅二是喪葬費包含遺體運輸和火化費用三是被撫養人生活費按當地最低標準計算。
誤工費要注意時間計算。治療期間的誤工從住院第一天算到醫生建議休息期結束。處理事故的誤工需要提供單位出具的請假證明。沒有固定工作的按當地平均工資計算。
五、處理爭議糾紛
賠償協商要注意三點。第一要在交警調解時明確責任劃分第二要核對賠償項目的計算標準第三要保留所有溝通記錄。如果對方拖延賠償要立即采取法律手段。
起訴前要做好三項準備。一是收集完整證據鏈包括事故認定書和損失證明二是確定管轄法院一般是事故發生地法院三是核算清楚各項賠償的具體金額。對于復雜案件建議咨詢專業律師。
賠償金支付要留意兩種方式。一次性付清適合小額賠償分期付款要簽訂書面協議。如果對方拒不執行判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特別注意兩年訴訟時效從事故認定書送達日開始計算。
遇到賠償難題要及時尋求幫助。可以到當地司法局申請法律援助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咨詢專業律師。現在很多城市開設交通事故調解中心提供免費協商服務。關鍵是要主動維權不要超過法律規定的時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