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一號地是什么意思
根據基本農田保護法律法規制訂的農田分類。
根據《山東省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征地一號地是什么意思 ,基本農田分為下列三類:
(一)一類基本農田:高產穩產農田、蔬菜地和名特優新農產品基地征地一號地是什么意思 ;
(二)二類基本農田:糧、棉、油集中連片的中產農田;
(三)三類基本農田:其它已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范圍內的耕地。
在征用農村土地時征地一號地是什么意思 ,要根據農田的分類,給予土地補償費。
土地補償費一般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土地補償計算公式:
(1)土地補償費=被征地畝數×年產值×補償倍數;
(2)安置補助費=需要安置的人數×年產值×補償倍數 需要安置的人數=被征地數÷征地前人均分配耕地數。
征用土地是什么意思【法律分析】
征用土地一般是土地征收征地一號地是什么意思 ,是指國家為征地一號地是什么意思 了公共利益需要征地一號地是什么意思 ,依照法律規定征地一號地是什么意思 的程序和權限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化為國有土地,并依法給予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為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五條 征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并將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征地的概念是什么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征地一號地是什么意思 ,依照法律規定征地一號地是什么意思 的程序和權限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化為國有土地征地一號地是什么意思 ,并依法給予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為。現征地一般指征收。
1、土地補償費的概念
土地補償費是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時,為補償被征地和原土地使用單位的經濟損失而向其支付的款項。其實質是對農民在被征用的土地上的使用性質,長期投工和投資的補償。
“土地征用補償是指房屋征收部門自身或者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依照征地一號地是什么意思 我國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標準的規定,在征收國家集體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時,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征收人)給予公平補償。”楊在明說。
2、土地補償費的計算
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為該耕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按照上述標準支付土地補償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
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3、商品菜地開發建設基金費用收取標準
菜地,是指城市郊區為供應城市居民吃菜,連續三年以上常年種菜或養殖魚蝦等的商品菜地和精品魚塘。
城市人口(不含郊縣人口,僅指市區和郊區的非農業人口,下同)百萬以上的市,每征用一畝菜地,繳納7000—10000元。城市人口50萬~100萬的市,每征用1畝菜地,繳納3000-5000元。在京、津、滬所管轄縣征用為供應直轄市居民吃菜的菜地,也按該標準繳納。
城市人口不足50萬的城市,每畝繳納3000-5000元。在同一城市,對中央和地方的建設項目征地,按同一標準收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制度
按照現行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土地的實質所有者和管理者。在征收方面(拆遷)所做的表面上的法制化是2000年之后,中國面對的極大考驗。
一部分學者認為,認同征收或將征收制度化是中國邁向國際化的一個重要關卡。可是又有部分學者認為將征收法制化,即全面否定社會主義公有制,也就是全面“姓資”。兩方都出現了嚴重分歧及難以妥協的差距。
不過對于中國政府出臺的《物權法》草案第49條規定的“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征用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兩方學者都不滿該法條的立法精神。
2012年2月,中國人民大學和美國農村研究所等研究機構1999年以來對中國17個農業大省和自治區的地權調查顯示,地方政府對于失地農民補償的平均金額為每畝1萬8739元人民幣。然而,賣地的平均價格為每畝77萬8000元,是征收價格40多倍。
其中差價大部分成為了政府土地出讓金收入。這種雙重價格的標準極大侵害了農民的利益,也是造成群體性事件多發的主因。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征用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