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撞到人了怎么賠償_開車撞到人賠償標準
一、交通事故賠償項目有哪些
開車撞到人后,司機必須承擔賠償責任。司機需要支付傷者的醫療費、護理費和交通費。這些費用包括醫院治療的開支、請護工照顧病人的花費和往返醫院的打車錢。傷者住院期間,司機還要支付營養費和伙食補貼。如果傷者因為受傷不能上班,司機需要賠償誤工損失。
造成殘疾的情況需要額外賠償。司機要承擔假肢、輪椅等輔助器具的費用,還要支付殘疾賠償金。如果事故導致人員死亡,司機需要承擔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所有賠償項目都寫在《民法典》第1179條里。
二、保險能賠多少錢
買了交通強制保險的車輛出事時,保險公司會先賠錢。賠償范圍包括醫療費、護理費和交通費。營養費、住院補貼和誤工費也在保險賠付范圍內。交強險最高能賠20萬元醫療費用和18萬元死亡傷殘賠償,這是2023年的最新標準。
保險公司賠償有先后順序。先由交強險在限額內賠付,不夠的部分由商業保險補充。商業三者險通常有50萬到300萬不等的保額。具體賠付金額要看保險合同約定。
三、保險不夠賠怎么辦
當保險賠償不夠支付全部費用時,司機要自己補足差額。比如治療費用花了30萬,交強險賠了18萬,剩下的12萬要司機自己出。司機如果沒買商業保險,所有超出交強險的部分都要自掏腰包。
遇到重大事故時,賠償金額可能超過保險額度。2023年北京發生過一起案例,司機撞傷行人導致癱瘓,總賠償需要150萬。交強險和100萬商業險賠了118萬,剩下的32萬由司機分期支付。
四、撞死人會不會留案底
是否留案底要看事故責任認定。交警部門會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判定司機是否構成犯罪。負主要責任且致人死亡就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這種情況法院判刑后會留下刑事案底。
不負主要責任的事故不會留案底。比如行人闖紅燈被撞身亡,司機正常行駛無過錯,這類情況只涉及民事賠償。司機接受行政處罰不會產生犯罪記錄。
五、什么情況下會留案底
三種情況會留下犯罪記錄:第一,事故致1人死亡且負主要責任;第二,致3人以上死亡負同等責任;第三,造成30萬元以上損失且無力賠償。這些情況都可能被判刑,刑期從拘役到7年有期徒刑不等。
2022年杭州有司機醉駕撞死兩人,被認定全責,最后判了5年有期徒刑。這個案件就留下了永久案底。相反,上海有起事故因對方逆行,司機無責,最后只賠了錢沒留案底。
法律規定見《刑法》第133條。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或有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徒刑。這些刑事判決都會錄入個人檔案。
遇到事故要立即做三件事:報警、叫救護車、保護現場。及時救治傷者能減輕法律責任。48小時內要向保險公司報案,保留所有醫療票據和費用清單。與受害者家屬溝通時注意態度,但不要私下承諾賠償金額。
賠償協議要經過交警隊或法院確認。私了協議可能被推翻,最好找專業律師審核。傷殘鑒定要在治療終結后做,過早鑒定會影響賠償數額。誤工費需要單位出具收入證明和納稅記錄。
每個案件情況不同,建議咨詢專業律師。北京某律所統計顯示,請律師的交通事故案件平均多獲賠23%。律師能幫助計算賠償項目、收集證據和參與調解談判。
主要法律依據是《民法典》1179條和1213條,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了解這些規定能更好維護自身權益。司機平時要注意購買足額保險,遵守交通規則,這是最好的自我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