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副駕是否有連帶責任_副駕駛算駕駛人嗎?
《交通事故中的責任劃分:副駕駛需要負責嗎》
一、副駕駛什么時候需要承擔責任?
交通事故發生時,副駕駛不一定需要承擔責任。法律有明確規定,交通事故中的賠償責任通常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這里說的"有過錯方"通常指駕駛員。在大多數情況下,乘客坐在副駕駛位置屬于正常乘車行為,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但存在三種特殊情況需要特別注意。第一種情況是副駕駛干擾駕駛員開車。比如搶奪方向盤、遮擋駕駛員視線、持續干擾駕駛操作等行為導致事故發生。第二種情況是明知駕駛員飲酒卻未勸阻。當駕駛員有飲酒跡象時,同乘人員有義務勸阻其駕車。第三種情況是副駕駛將車輛交給不具資格人員駕駛。比如將車交給無駕照者、未成年人或醉酒人員駕駛,此時提供車輛的副駕駛需要承擔主要責任。
二、法律如何規定責任劃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明確規定了賠償順序。首先由保險公司在強制保險范圍內進行賠付。超出保險賠付范圍的部分,根據事故類型進行責任劃分。
機動車之間的事故由過錯方賠償。雙方都有過錯時按比例分擔。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行人發生事故時,機動車方需承擔責任。但能證明對方存在違法行為且駕駛員已采取必要措施的,可減輕機動車方責任。如果事故是行人故意造成,機動車方不需賠償。
三、賠償比例如何計算?
交通事故賠償遵循"過錯賠償原則"。責任認定直接影響賠償比例劃分:負全責承擔100%賠償,主責承擔70-90%,同等責任各擔50%,次責承擔10-30%。需要注意的是,賠償比例需結合具體案情確定,不能簡單套用數值范圍。
四、副駕駛需要擔責的典型情形
通過三個案例可以更好理解法律規定。案例一:副駕在行車中不斷與司機嬉鬧,導致車輛失控撞樹。經調查認定副駕需承擔60%責任。案例二:朋友聚會后,明知司機飲酒仍默許其駕車,發生事故后副駕被追責30%。案例三:車主將車輛借給無駕照親戚駕駛,事故中車主作為車輛管理人承擔主要責任。
五、事故處理注意事項
發生事故后要立即停車保護現場。及時報警并聯系保險公司,注意收集行車記錄儀等證據。特別要記錄是否存在副駕駛干擾駕駛的情況。對責任認定有異議時,可在3日內申請復核。涉及人員傷亡的復雜事故建議咨詢專業律師。
重要提醒:2023年起實施的交通事故處理新規強調,乘車人員對駕駛員具有安全監督義務。發現駕駛員有違規行為未及時制止的,可能面臨相應責任。日常乘車時要注意系好安全帶,不進行影響駕駛的行為,共同維護行車安全。